河南省矿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11月30日,现有单位会员 300多个,个人会员800余名,是河南省最大的社团组织之一。 1998年9月1日,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设名誉会长7人,聘请顾问12人,会长1 人、副会长22人,正、副秘书长17人。 省矿协现任会长王泽众、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志顺。现有理事249名,常务理事105名。在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闭会期间,主要工作由秘书长办公会议安排确定,日常工作在秘书长主持下由秘书处完成。秘书处办公地址设在郑州市互助路25号,邮编:450007。 省矿协下设三个分支机构为:地热矿泉水专业委员会、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非金属矿产专业委员会,并在焦作、洛阳、平顶山、三门峡、信阳、驻马店等六个市设有办事处。另外,还组建有“河南鸿原矿业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省矿业协会成立以来,坚持以“三个服务”为宗旨, 紧紧围绕河南矿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为发展矿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矿山企业办实事。 1994年,省矿协与省政协联合组成调查组,对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矿山公司与地方联合办矿山新模式调研。调查组认为联合办矿是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与乡镇企业实现优势互补的好形式,并予宣传和推广。 1995年5月,省矿协再次与省政协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进行调查,提出应在“矿”字上做文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卢氏县的脱贫解困指出了方向。 1995年8月,省矿协召开全省部分大中型矿山企业座谈会,邀请国家计委、地矿部、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参加,为这些大中型矿山企业提供一个与国家计委和省、部领导面对面反映问题的机会,并交流深化改革的经验。对座谈会上反映出的诸如“三乱”严重、税费不合理、历史包袱沉重、债务纠纷等问题,省矿协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有些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1996年12月、1997年10月和1999年7月,省矿协同平顶山市政府、市地矿局、市矿协先后三次召开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及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这几次研讨会汇集了矿业城市和矿业界的高级专家、学者,针对中国矿业城市以及河南矿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研讨,充分肯定了“平顶山发展模式”,同时形成了“调整矿业城市产业结构是矿业城市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共识,并提出:“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不能等到矿产资源枯竭之时才来考虑,而应在矿业城市的资源储备和城市发展的青壮年时期就着手进行”。 这几次研讨会不仅对河南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全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9年三季度省矿协向省计委提交了《河南省非金属矿产可利用评价》的专题调研报告,供省计委编制“十五”规划和中长规划参考。 1999年11月26日省矿协举办了纪念毛主席“开发矿业”题词50周年座谈会,省政府领导同全省矿业界代表团聚一堂,回顾河南矿业50年来的光辉历程,展望二十一世纪河南矿业前景。会后,遵照名誉会长、副省长张洪华的指示,省矿协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于2000年4月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我省当前矿业形势和21世纪矿业发展建议》,得到了省工业经济联合会闫济民会长的高度评价。 2000年下半年,根据省经贸委、原地矿厅的委托,承担完成了郑汴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调研工作,于2001年3月提交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分析了郑汴地区地热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提出了开发对策和建议。 2001年组织协会有关专家编写了《河南省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指南》,全书50万字,已由中国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比较实用的工具书。 2001年,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省矿协针对河南矿业实际,同时也为了配合中矿联、中国矿业报开展的“改善中国矿业投资环境”的大讨论,积极开展了典型矿山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矿山企业调查情况分析及建议》。 省矿协出版物为《河南矿业》(双月刊)和《河南矿业内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河南省矿协将继续坚持“三个服务”的宗旨,加强自身建设,本着“量力而行,稳步前进”的原则,努力扩大服务领域,“主动工作,开拓前进”,在新千年的新形势下,继续开创新局面,为推进河南矿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电话、传真:0371-67427794 邮编:450007 电子邮件:hnkyxh@public2.zz.ha.cn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