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画像就是人们祭神求子风俗的反映。《说文》说:“娲,古之神圣女,化生万物者。”《淮南子·说林训》、《风俗通义》都生动地记载了女娲化身人类或 抟土造人的事。而伏羲,《路史》说:“伏牺正姓氏”;《绎史》卷三引《古史考》说:“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这两神都担当了嫁娶及繁衍子嗣的职能,从而成为汉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值得提出的是,南阳汉画中不少以二者交尾的形式出现,有一次相交,有多次相交呈缠绕状。关于“交尾”,《公羊传》说:“尾有雌雄,常不离散。”《白虎通议》:“子孙繁衍,于尾,明当后盛也。”“交尾图”正是伏羲女娲“兄妹相婚”,“人首蛇身,蛇尾相交”神话活动的图解,象征着阴阳匹配,男女交合,隐喻他们是人类的生育者。从南阳汉画中大量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可知汉代南阳存在祭祀伏羲、女娲,以求子孙繁盛的风俗。?
南阳汉画中还出现有当时的生殖大神——高媒,亦称郊媒。蔡邕《月令章句》云:“高媒, 神名也……所以祈子孙子祀也,后妃将嫔御,皆令于高媒,以祈孕妊。”《汉书·礼仪志》:“仲春之月,立高媒于城南,祀以特牲。”《礼记·月令》、《毛诗》、《汉书·外戚传》中也都记载了先秦两汉时代祭祀高媒的隆盛情况。南阳市唐河针织厂汉代画像石墓有巨人或力士拥抱女娲伏羲的画像,显然有撮合婚姻求子之意,此巨人可能就是高媒的形象。由此可见,汉代南阳存在祭祀高媒,祈求繁衍,保佑婚姻幸福美满的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