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开发



分站入口: 宛城区 卧龙区 高新区 西峡县 淅川县 内乡县 镇平县 邓州市 新野县 南召县 唐河县 方城县 社旗县 桐柏县
当前位置:HOME > > 风俗文化
南阳禁讳民俗-禁忌文化

发布时间 2010-03-20

    在古宛大地上滋生的禁忌文化,在古人的意识中长期存在,未随社会形态的更易而逐渐解体。它积淀在人们的心理深处,在对人的行为的支配中,得到人们程度不同、形态各异的认同。神秘的禁忌文化,如一条无形的锁链,在心底将人紧紧地束缚在一定的区间,于冥冥之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它的传承,虽然具有广泛而深沉的文化背景,但是在社会生活中,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此已经有了正确认识。

  禁 忌 文 化

   一、 禁忌概说

   人间各种民俗都没有像禁忌民俗这样存在得如此久远和普遍,即使在科技发达到载人航天飞机自如地遨游太空的今天,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淘洗过一代代年轻人的心灵,笃信和持守某些传统风习的人群在减少,但是,禁忌观念在人们的灵魂中并未完全退出,甚至随着社会文化心理的流变,一些新的禁忌又层出不穷地涌现。这不仅表现在穷乡僻壤落后愚昧的农村,同时还表现在繁华文明的都市;它不仅游荡在一部分人的脑海里,而且还游荡在某些学富五车的文化精英的胸间,可以这么说,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禁忌这个幽灵飘忽的身影。?

   人是禁忌行施的主体,禁忌普遍地留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千姿百态,形形色色,但其存在的领域,一言以蔽之,不外乎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民间禁忌民俗,在这两大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二、 天象领域的禁忌

   南阳自古以来就以农业经济发达而闻名,早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就有阉牛的题材,牛这种大型畜力很早被用于农业生产便证明了它的发达。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虽然这一领域较之全国其他地区觉醒较早和成熟较早,但是现在从远古留存下来的那些颇具迷信色彩和神秘感的农业生产禁忌中,依然可以看出先民们在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封闭的农业系统里,对农业生产对象的崇敬、依赖、乞求的心理和对自然灾害无可奈何的被动恐惧心理。这种心理是农民对丰收企盼的折射。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这些农业生产上的禁忌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虽然一些农业生产禁忌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但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这些禁忌目前已基本上得到了破除或消解。?

   在农业生产习俗中,首先,忌讳暮冬打雷。有道是:“正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即180天)。”天旱缺雨,庄稼就有可能歉收。这种忌讳打雷的风俗之形成,具有远古时代对雷神敬畏遗俗的成分,表现了先民对于自然灾害的畏惧之情。为避免冲犯雷神,就要停止耕田和播种,以示迎接雷神的庄重和严肃。其次,南阳民间一直到现在都认为从正月初一到初五是不能劳动和动土的,否则是不吉的。因为春节期间是祭祀拜神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如果生产劳动则被会神灵误认为祭祀者不专心或不虔诚,若冲犯了神灵,一年百事不顺。?

   民众对天象中的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都曾存在着禁忌,例如,对流星、彗星等星辰的禁忌就是如此。在南阳民众的生活中,为了提示对某些星辰的禁忌,往往给予它以一个世俗化的名称,如称流星为亡星,称彗星为扫帚星、妖星,称摩羯星为克星等。南阳民间认为只要流星、彗星一出现,人间就将有灾祸发生。因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口丁”,地上添丁一口,天上便增加一颗星星。若地上所添丁口的地位名望显赫,那么天空中的星辰便明亮一些,反之,则灰暗一点。人与天上的星辰是对应的。因此,若天上有一星辰陨落,地上便将有一丁故去;若陨落的是一颗明亮耀眼之星,那将意味着大将、名人死亡,甚至兆示皇帝驾崩或国家有难。凡遇流星划曳天空时,为消灾免祸,不可以用手指点,更不可大呼小叫,而应马上朝天吐口唾沫,只有如此,方能祓除不祥。彗星的出现更是南阳民间的大忌,认为是战乱、灾荒之兆,颇具神秘感。“彗星东出,有寇兵、旱”(《占经》),“虹霓、彗星者,天之忌也”(《淮南子》)。《春秋运斗枢·古微书》则认为,彗星出于东,是“将军谋王”,出于北,则“夷狄内侵”,出于西,“羌胡叛中国”,出于南,“天下兵起”。太岁则具更大的魔力和破坏力,背着或冲着太岁迁徙、行走、建房等则必遭祸殃。因此世人对它尤为敬畏。若见上述诸凶星临头,则需千方百计规避之。星占迷信形成后,人们为求吉星高照,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百无禁忌,得求助于巫人作法,拼做“镇物”以消灾除祸。农村,尢其是穷乡僻壤的农村,迷信和巫人大有市场,盖出于此因。?

   对于雨后天霁所出现虹的禁忌,可谓源远流长,在《诗经·?风·??中就》有这样的记述:

  ??在东,?
  莫之敢指。

  就是说在天空的东方若出现彩虹,人们不要用手指它,否则,不吉不祥将会降临。虹,又叫?,雌雄虹合称虹?,《说文解字》中将虹又称作?? ,形状如虫。《山海经》说虹有两头,意为雌雄同体相交之意。因此,虹之出现,意味着不吉。在南阳民间,如果天空的南面和北面出现彩虹,那么就兆示着灾难的来临,世人深以此为忌。而东方和西方若出现彩虹,则兆示着天气不风则雨。流传于宛地的俗谚曰:

东虹呼雷西虹雨,?
南虹出来卖儿女,?
北虹出来大杀大砍。

又曰:东虹风,西虹雨,?
   南虹北虹涨大水。

  从流传于宛地的关于虹的谚语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南阳民众对于虹出现的不同方位给气候的影响变化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广大民众对于虹的敬畏心理和颇具神秘的态度。雷,亦是南阳民众深深忌讳的天象,人们有感于雷电在自然界中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而对之存有诚惶诚恐的畏惧心理。尤其是在不该打雷的季节里,若出现雷电,更应讳莫如深,认为是灾难的预兆。这种心态,从流传于宛地的民谚里可窥见一斑。谚曰:

正月打雷土谷堆,?
二月打雷麦谷堆。

   “谷堆”,南阳方言,既有“丘”的含义,又有“多”的含义。土谷堆,即多土丘,多坟。正月打雷,兆示疫病将流行,死人多,坟头激增。二月和三月,正是初春和仲春季节,由于雷电的作用,空气中的氮素激增,随雨入地,能使农作物高产。俗语云“春雨贵似油”。故而有“二月打雷麦谷堆”之说。这充分表现出民众对正月打雷是很忌讳的。对于不该打雷的季节而打雷,南阳民众亦是倍加忌讳的。有谚曰:

十月雷,?
阎王不得闲。

又曰:十月雷,?
   人死用耙推。

   农历十月已届冬季,本不该发生雷电这种天气征候,但若发生了雷电,则预兆来年疫病流行,大量死人,所以阎王不得闲,人死用耙推。这对喜生恶死的凡夫俗子而言,其忌讳心态不言自明。

   对天象的禁忌,表现了传统农业氛围中的南阳民众在受到天气条件制约而无法排解时,所作出的旨在维持心理平衡的反应。自然环境中的一些天气现象,给善良的百姓带来灾难和痛苦,使得他们惧怕某些天象,因怕而敬,企图用敬的方式来讨好天神,使其不再降灾于民。人们表面是敬它,其实质是怕它,于是就用一些繁文缛节和敬语来讨好它,以求得它的谅解。在南阳汉画像石墓的穹顶上常常绘饰有日月星辰,就是出于这种动机。这种信仰和禁忌,完全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低下而造成的。

   三、 生活领域的禁忌

   在南阳日常生活中,亦有许多禁忌,其中无论是属于信仰的,还是属于感情道德的,对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吃饭时不论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在他人家里,抑或是在公共食堂、饭店,不仅忌讳用筷子敲饭碗,而且忌讳用手紧紧地攥着饭碗,因为这是讨饭人常显现的举动。为他人盛饭,忌讳将筷子直插或交叉插在饭食上,这样容易使人联想到供奉死人的放法。不能从窗口或门槛里向外或向内递食物,据说吃了这样递过来的食物有得噎食病之虞。“送客饺子迎客面”,不能在客人进门的第一顿饭就吃饺子,否则就意味着客人不受欢迎。客人食用饭菜时,不可随意移动座位。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即有“坐不移樽”的记述。?

   民间对于鸡、乌鸦、猫头鹰、老鼠、蛇等的禁忌,是远古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在民俗中的遗存。这些动物在远古时期都曾因充当过原始人的祖先或保护神而受到先民无休止的崇拜,禁忌也就随之而滋生了。?

   在原始民族里,对图腾禁忌之破坏被视为最大的罪恶,全族的人都将参与报复,就像处置一件对全族都有危险或威胁的事情一样。法国学者雷诺在对图腾禁忌进行归纳时更强调指出,不准杀害或食用图腾,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杀害图腾时,则一定要举行请求宽恕的仪式,同时制造各种不同的技巧和借口来试图减轻破坏此禁忌后可能遭受到的报复;在图腾部落内部的人们常深信他们与图腾是同源,若图腾因意外而死时,必须一如族人死亡那样举行哀悼和埋葬。图腾具有警告和领导其部落的作用,能够赐福,也能够降灾,所以必须万分尊敬并禁忌。鸡、雉(野鸡)在古代是民众崇拜祭祀的对象。南阳民间在杀鸡吃其肉前,若是回民,则要求阿訇诵经之后宰杀;若是汉民,则常常在磨刀霍霍向鸡的时候,口中念念有词道:“鸡呀鸡呀你别怪,你是俺家一道菜”,以此为借口来减轻杀食祖先图腾崇拜的心理负担,以求内心的平衡。雌鸡如果司晨打鸣,则极为不祥。《尚书·牧誓》曾作过这样的记载:

  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意为若雌鸡在清晨打鸣,家里将会死人。人们还相信,公鸡若打鸣过早,亦凶不吉。综上所述可见,由鸡雉崇拜,衍生了对鸡的禁忌。?

   乌鸦在南阳民间也被视为不祥之鸟。由于它通体漆黑,有如丧服,又加之其音质如同木匠以锯解木,喜食腐物,故而被世人视为不祥之物。自古以来,乌鸦都备受世人厌恶。南阳民间坚信,若早晨起床后听到乌鸦之鸣则为不吉,若乌鸦绕屋飞行,则此宅主凶。“有灾乌鸦叫”。南阳民众对此深信不疑。?

   猫头鹰,古书上称其为鸱号鸟,南阳民间称其为夜猫子。因其叫声凄厉,曾被古人称为“恶声之鸟”,它的出现预示着不祥,“夜猫子进宅,无凶不来”,南阳民间如是说。在民间,猫头鹰一直是不祥的化身。《史记·贾生列传》载,一只猫头鹰飞入贾谊的屋子里,贾打开占书一查,书上说这种鸟飞来,预示着主人即将亡去。猫头鹰昼伏夜出,栖息于荒岗乱坟间,叫声刺耳怪异,世人觉得它与心目中的鬼的生活习性相同,所以深恶之,生活中十分禁忌它的出现。?

   在南阳,对于养蚕亦有许多禁忌,如养蚕者禁忌死及其谐音,故而蚕屎不能称为“屎”,而唤其“蚕沙”,戴孝人不能进入蚕房。忌说蚕长,而要称做蚕高。出蚕后在蚕室方向忌讳动土,蚕室内禁忌睡觉,这是惟恐蚕懒不作茧。?

   原始的动物崇拜的复杂多样性,导致了目前民间动物禁忌的多样性,除了上述几种动物禁忌之外,在南阳民间,还广泛地存在着马、羊、牛、鱼、狗、猫等等的动物禁忌。原始动物图腾崇拜在民众意识中的留存,导致了人的潜意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动物的某些行为联系在一起,视动物的某些正常和异常现象为自己某种宿命的兆示,这便是人们对动物禁忌产生的思想认识基础。在这种思想认识之上,又加上人类意识深处的鬼神观念的作用,人们无法排除灵魂中对动物的某些畏惧成分,对动物的禁忌便由此而产生。人们企图用禁忌的形式来表达对动物的崇拜,以此调节与它们的关系。这种对动物的禁忌民俗,在鬼神等超自然观念未被彻底消除之前,恐怕不会很快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它必将代代繁衍下去,在以后的历史流变中,吐故纳新,获得一些新的质料和内容。?

   对枝繁叶茂的大树、古树,南阳民间常常认为是仙家的藏身之所,对此有许多禁忌。至于桃、柏、槐等树种更被视为神树,丝毫不能亵渎。对这些大树,一不能污言秽语相加,二不能砍伐。因为南阳民众朴素地认为,树龄一旦久远,不仅树上住有仙家(鬼神),而且自身亦会成精,任何猥亵性的举动便会有冒犯神灵之嫌。更有许多传说,说得活灵活现,言某县某乡某村为某事急需木材若干,打起了古树的主意,在砍伐时锯得树木流血,而且树倒之时就是参与砍伐的各色人等魂丧九泉之日,遭到了恶报等等。此类传说,不仅见于民众口头流传,而且也广见于古代典籍文献:“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悬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晏子春秋》)以政令的形式杜绝砍伐,其缘由乃出自景公之爱槐。爱者,崇拜之谓也。若某人一意孤行,待树以不仁,则“伤之者死”。曹操,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命便丧于此。“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后汉书·五行志》)树与人同,乃血肉之躯,有知觉和意识,曹操要建宫殿,伐之,不仅流了许多血,而且其命亦被树妨死。曹操在树精面前尚且如此,何况凡人乎?故而世人多不愿向百年老树举刀。正因为树木与鬼神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民间自汉代始,在坟地种植一些树木如松、柏、银杏、桂等以安慰亡灵。在对树种的选择及种植处所上,亦有禁忌。南阳民间除了忌讳在墓地种植棕树等树种外,还有“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院子里不栽鬼拍手(小叶杨树)”的禁忌。棕与终、桑与丧音近,墓地种棕为墓地种终,门前栽桑即为门前栽丧,声音难听,故忌之。鬼拍手又名小叶杨,遇风时啪啪作响,如同有人拍手。若天气阴霾沉重,听起来更觉?NFAA3?人,故常为陵园墓地树种,种在院中则深为人们所忌讳。?
在树木的使用上南阳民间也有很多禁忌。南阳民间素有厚生重死的传统。生,源自生命的孕育;死,终于墓穴棺椁的营造。所以,在人生两极,民间于用木上有许多讲究。生命的孕育始于青年男女的结合。在婚嫁家具的制作上,南阳民间多用楝木、椿木,此类木材系本地所产,木纹美观,强度及性能近似香樟,耐磨擦不怕虫蛀,材质细密均匀,易加工耐使用,物美价廉,深受民间普通人家适龄青年的欢迎,常用成习。在用此类木材制作婚嫁家具时,民众赋予了它优美而富想像力的说词,词曰:

   楝木床(梆),椿木腿,先领(即生育)小伙子(即男孩子)后领女儿(即女孩子)。

   有儿有女,美满家庭之相也。除此之外,柞木、楸木、桐木等也可用来当做制家具的材料。它们以具有胀缩性小,不易翘曲开裂的优越性而在家具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楠木、红木,材色黄褐略带浅绿,木纹斜行,富光泽,木质稠密,能耐久,具香气,虽为家具的上乘材料,但因价高而不能受到一般普通家庭的青睐。榆木虽然材质优良,纹理细致,坚硬耐用,本为制作家具和棺木的上好材料,但终因其条理不顺,木质顽硬而受到南阳民间的摒弃。在南阳民间有“榆木疙瘩不开窍”一俗语存焉,故而世人惟恐下辈人不聪明不知理,心理深处拒斥用该木种制作的结婚家具或棺材。况且,榆木之叶皮可以食用,味微甘滑,易遭虫蛀,民间对榆木的禁忌便更易理解了。

   四、 商业戏艺领域的禁忌

   自汉代以降,南阳便是商遍海内之所,商业活动十分发达,与发达的商业相伴而来的,便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商业禁忌。南阳商业自古便形成两大门类,一类是开店经营的坐商,一类是挑担走乡串户的行商,其禁忌各有特色。?

   坐商为求开市大吉,最忌早上打开店门第一个客人不成交,尤其是当这个客人对某个商品舌枪唇剑讨价还价很长时间而最终未能成交时,店主认为最犯忌。所以,为避免带来一天的倒运,店主总是尽力在第一笔交易的价格上作出让步。相反,如果第一笔生意不仅不费多少口舌,而且价格也甚称店主心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它预示着一天的运势旺盛。在店堂里,不论有客户与否,从店主到伙计都忌伸懒腰、打哈欠、坐门槛、敲击账桌,更忌手把门枋、背脊朝外、反搁算盘。这些举动显示出对财神的不恭。在旧时伙计打扫店堂时,忌由里向外,应由外向里,意为聚财。在邓州及其周边各县,扫店堂之人若发现地上掉有零碎钞票,忌讳弯腰拾起放在桌上,应随垃圾倒出,以示店家钱财丰盈。在桐柏、唐河的坐商中,禁忌客户上午退换商品。一来上午客户多生意忙,二来在众人面前退换商品显示出商品质量差,影响销售,所以多把退换商品的事情放在下午或晚上客人较少的时候处理,以避免生意不顺利。店里伙计闲谈时不能跨坐于柜台之上,以免给贮藏钱币货物的地方留下污秽,财运不旺。店员,旧时也分有等级,分别称做头柜、二柜、三柜等,对不同等级的店员在店中的坐立姿势亦有严格的要求,不得违犯,若不慎犯之,必遭店主重责。?

   南阳民间的行商之人普遍忌讳每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出门,以三、六、九出行为吉。出门行商时,禁忌遇见的第一只动物是乌鸦,更忌遇见尼姑和和尚。如果不巧遇上,当即折返回家,另择吉日出门。挑担的扁担忌讳别人尤其是妇女从上面跨过,避免染上污秽,影响财运。弹花匠和撑船摆渡艄翁,禁忌对做老衣、寿衣用的棉花收取加工费和过船费,以免遭阴责。卖牲畜禁忌将拴牲畜的绳索连同牲畜一同卖出,以避免将好运一同卖走。?

   对购买货物的顾客而言,在购买神像时忌讳说买,而应说请。在买棺材时不能为价钱事讨价还价。?

   在南阳民间,戏剧界的禁忌文化可谓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在旧时的演艺生活中,由于禁忌的存在,戏剧界通常把禁忌的事物称做“块”,禁忌也就是“忌块”。最重要的忌块有“八大块”、“七十二小块”。“八大块”一般指龙、虎、梦、牙、鬼、哭、桥、塔,为禁避之而在遇到这些内容时都各用隐语称之,如龙称海条子,虎称海嘴子、胡三爷、三太爷等。对以上所列动物,戏剧界人士不仅禁忌直言其名,而且还要画成图像,逢年过节设香案祭祀。“七十二小块”,内容十分庞杂,涉及品类繁多,好些内容现在已不可详考。除了动物禁忌之外,在江湖艺人中,唱戏的、唱曲艺的和拉琴的等要用隐语行话将所从事的营生表达出来,忌讳直言所做的工作名称,如称唱戏的为“高柳儿”;称唱道情的为“蓝条儿”;称唱大鼓书的为“团子”;称说相声的为“春口儿”;称拉弦儿的为“抽丝的”;称打梆子的为“扛梁的”;称打鼓的为“捶皮的”;称打大锣的为“腰里响”等等。对于在演出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或问题,也要用隐语表达,如戏不好演说成“地硬”,演出中有人找茬打架惹事生非叫“地不平”,艺人居住之所业内人士要称“下处”等。各行当的铺位安排也有禁忌,小生小旦因早期戏班没有女演员,所以他们要住里边角处,老生老旦住左边,须生青衣住右边,花脸住门口,丑角可自由择铺而眠。就寝时,禁忌演员串铺和嬉闹喧哗,更不准外出不归。上床时脱下的鞋忌鞋脸朝外,如向外就意味着想跳班。在旧时不论是进窝班学戏还是跟人拜师学艺,大多师傅都能恪尽职守,尽责尽职,既传道授业,又使学生懂得“学艺先做人”之理,但是传艺时禁忌将艺传尽,要“留一手”,不把技艺全部传授给徒弟。这是因为旧时艺人生活无保障,出于保饭碗考虑,担心一旦将技艺全部传授,徒弟不再孝敬师傅。

  五、 婚嫁丧葬领域的禁忌

   在大千世界中,最为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莫过于人的一生经历。而围绕人生老病死、婚嫁繁衍的礼俗禁忌更能体现民族的性格。南阳民众由于长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熏染,形成了独特的坚韧务实、重情义守信誉的群体品格,它们构成南阳人礼俗禁忌风貌的内在骨架,使得南阳人呈现出一种质朴、浑厚、劲健而又几分保守、孤寂的性格基调。而这一性格特点,往往从人生的起点到人生的终点禁忌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民众崇尚“有人有世界”的观念,在人类自身的繁衍发展过程中,特别重视后代子孙香火的传承,由于特别重视之故,因而派生出许多禁规。南阳民间禁忌久婚无嗣。这一禁忌,在越是生产力低下的地方表现得越是突出。虽然人丁兴旺给国家社会增添了许多负担,甚至会导致社会生活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农民仍然坚信多子多福,认为只有子孙繁盛才是解除贫困的根源。虽然民间有“猪多没好糠,人多没好汤”的说法,但为了家族的香火不断,在过去一对夫妻生六七个甚至十来个小孩是常见的事情。至于对人口增加太多,消耗了太多的社会物质积累,导致越生越穷的社会痼疾,在南阳民间许多人那里却是不管不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出千百年来我国注重子孙的传统,又反映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观念中存在着狭隘的一面。正是由于这一禁忌的存在,为了防止祖宗繁衍到自己一辈不致于焦根断线,社会上便衍生出这样一系列的风习:一是一门两不绝。若父辈兄弟二人以上,一人没有子嗣,而另一人只有一个男孩,兄弟二人年岁又较大,无法再娶和再生,这时当男孩年届婚龄时,父为其娶妻子一房,叔(或伯)又为其娶妻一房,一人关照两房,所生后代在宗祖祠堂里分列各自宗谱之下。二为纳妾。纳妾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为求得子嗣而纳妾者不能不列为其中的一条重要原因。当然,纳妾者多为富贵之家,穷人是纳不起妾的,纳不起不等于他们无此念头。正因为民众潜意识中这一观念的存在,所以民间便有这样的故事广为流传:“应顺从小与同郡许敬友善。许敬家境贫寒而又十分孝敬父母,但妻子未能给他生个儿子以延续香火。应顺便帮忙,使他休了原配而另娶一房。”(《东观汉记·应顺传》)从民间流传的这一故事中,折射出民众内心对纳妾的希冀与渴望。其三为休妻另娶。在旧时南阳民间广泛流传有“七弃”教化,“七弃”的重要一条是“无子弃,绝子也”。当然,不会生育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夫妻双方的原因,也有一方的原因。总之,在南阳民间不会生育的夫妻自觉低人一等,无半点自豪可言。解放后经过长期的移风易俗,特别是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广为宣传和具体落实,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之以前有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喜人的景象。?

   民众认为人世间有四大贵重:木匠斧头,独身人的包,大姑娘的手和孕妇的腰。妇女自从怀孕时起,人人以之为喜,因为意味着生子添口,所以在南阳民间常把怀孕形象地称为“有喜”了。但由于医学技术的限制,在过去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流产儿、死产儿、畸型儿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无疑会在受孕分娩的过程中给孕妇及其至爱亲朋带来无形的思想压力。在巫术迷信弥漫的历史环境中,为了保障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于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归纳出一整套孕妇禁忌。这些禁忌,一些留存于古今相关典籍文献的记载上,一些存活于民间百姓的口头中,代代相传。有关孕妇的行为禁忌见于世人口口相传者,亦甚为繁富,如孕妇要行端坐稳,忌跨门槛,以避免生子时一脚里一脚外造成难产。孕妇禁忌参加祭祀和他人婚礼,不许靠近神龛,不可观看死人入殓,以免小孩相丑,等等。?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女临盆时,本是件可喜可贺之事,一来解消了妇女怀胎而带来的痛苦,二来可为家族带来新的生命。但是,由于先祖血崇拜的遗存,民众对血存有敬和畏的两重心理,在这种复杂心理作用下,一方面他们认为血可辟邪,另一方面又认为血可致邪,具有使人招致不祥的功用。所以在南阳民间,素有妇女不在娘家生产的禁忌。已婚女子若已临盆,不论情况如何,决不能将孩子生于娘家。即使来不及回去,也要将临产妇女拉到野外去,以免招致娘家子女不顺和家道败落。禁忌分娩的实质是为了避忌血污,回避血光之灾。南阳民间一直到今天都把分娩的妇女视为禁忌对象,在她们流产、小产和分娩后一个月内,既不能下地劳动,又不能随便到各邻居家走动,否则是要受责骂的。?

   孩子呱呱坠地后,为保母子平安康健,民间亦有许多禁忌。产妇自生产小孩后便开始进入“坐月子”的程序。妇女在“坐月子”的日子里,为禁止外人进屋观看新生母子,常在产妇房门挂上标记,南阳民间常以红布连结纠缠起来扎成一束挂于门楣。在先民的观念中固执地认为,死亡和出生都是由一种生命形态变成另一种生命形态,而转生是要通过怀孕的中介过程来实现的。在由鬼魂转生成人时,总有一些旧时的同伴即鬼魂伴随着。为了避免鬼魂的缠绕和邪魔的侵害,要在产房门上挂弓、挂红布等物以驱之。同时还认为外人进入产房也可能带来邪祟,故挂红布以禁之。?

   在民间,妇人产后坐月子期间,多以面食鸡蛋为食,红糖茶则是必喝的,至于其他食物,一般不允许吃。张清水曾这样述写道:

  生产后,产妇不准吃猪肉猪油、鱼、牛、羊……等腥荤,谓于婴孩的健康有碍,只准吃菜干、豆腐、黄豆、绿豆等斋菜饭,用尽水米饭,谓煲的饭究比煮的暖些。……鸡煲姜酒,蛋煲姜酒,亦习以为常,俗以姜酒为惟一滋补品,故虽最贫的,如所生为男孩,则一月之内吃二三个鸡,准可以有的,蛋,更是不用说了。(《翁源生产风俗》)

   孩子满月后,要行剃头礼。南阳民间在小儿行剃头礼时,一般由舅抱着,打伞并头盖小儿尿片,以防邪祟袭身。小儿行剃头礼,多半在妇人产后满月回娘家“挪骚泊”时进行。但是若小孩生在农历正月和腊月时则可暂缓行剃头礼,因为“正”、“蒸”读音相同,南阳民间认为,正月剃头后孩子会变成“蒸笼头”,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腊月也不能剃头,因“腊”、“癞”读音相近,腊月剃头将来会变成“癞痢头”。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人们认为在此日给小儿行剃头礼大吉,人们出于潜意识的美好祝愿,希冀在此日剃头。?

   在婚期的确定上,主要是忌某些特殊的年、月、日,南阳忌在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结婚,谓不打春的年份是“寡妇年”。农历五、七、九诸月在民间看来是恶月,结婚后夫妻生活会不和睦、不圆满、不长久,故禁忌之。?

   成亲之日,娘家人都要送新娘出嫁,惟独嫂子不准相送,因嫂与“扫”同意,不吉利。出门时由伯或叔等抱负而行,或由哥哥背出大门。新娘在出门时,即使心情高兴,亦要装出哭泣之貌,禁忌无哭相。因为“哭发”之俗,在南阳民间具有广泛的影响,不哭反而犯忌,日后女儿女婿若不能发财,都要联系到出嫁时是否哭过。旧时南阳各地都编有很长的《哭嫁歌》并流行民间。?

   新娘第一次作为新媳妇来到夫家,夫家女眷要陪其吃饭,别人大吃大喝,惟独新娘只能看而不能动筷。因为新娘过门头天,是不能大小便的,否则会亵渎神灵,遭亲朋耻笑。有的女子为结婚当天不排大小便,结婚前几天就节食绝饮,以免被大小便憋出丑态。因此旧时出嫁女子晕倒婚礼上的不胜枚举。?

   婚后三天,新娘新郎相伴回娘家,谓“回门”。回门当天新郎新娘必须于日落前赶回夫家。南阳民间甚为禁忌新人在娘家留宿,以避免新娘蜜月里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当人将来到或刚来到人世时,伴随着种种禁忌的约束,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进了人生的尽头。人死之后,与死者有关系的生者,或为向死者表示敬意,或为向死者家属表示哀悼,或为了替亡灵祈求福佑,或为报答死者的养育之恩,或为使自己消灾免祸,在死者的治丧期间,要谨慎地遵循许多禁忌。?

   丧葬之禁忌,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许多相关的记载。《礼记·曲礼上》有“临丧不笑”,“望柩不歌”的记述;《礼记·曲礼下》亦有“居丧不言乐”的记述。?

   民间丧葬禁忌流传广者,盖因先民之灵魂观念。世人相信,人死后将会去另一世界,那里已经住着自己之祖先,是另一个家,故而《说文解字》在解释鬼字时,曰:“鬼者,归也。”故有“视死如归”的成语,其含义是把死当成了回家,回到了鬼世界的家中。死人既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过着与人一样的生活,又神力广大,降灾赐福无所不能,故而对鬼事要小心谨慎了。在这个层面上论之,丧葬之禁忌因为更接近本源而愈发受到世人的重视。?

   人死断气时,民间称之为“落气”,此时要将尸体移至北炕或西炕等待升天,“死于适室,抚用敛食”(《仪礼·士丧礼》)。脱去死者生前所穿衣服,盖上特制的敛被,趁尸体未僵,迅速整理整齐,此时禁止猫狗等动物在尸体周围活动。“人死之后,要马上用一张方形草纸对角蒙在亡人脸上,并用烧纸压住。传说有了蒙脸纸,可以防止各种牲畜靠近呼吸为死人换气,死人因得牲畜灵气而游尸。”(《裕州民俗志》)对狗的近尸尤为忌讳。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有死人托魂于狗的观念,故而民间甚为忌讳猫狗之类接近死者,恐亡灵“炸尸”后闹得全家不得安宁。?

   在死人下殓和为死人换衣时,南阳民间禁忌孝子的哀号泪水鼻涕滴到死人身上,以免炸尸,使死尸突然直立,或者使死者埋入土中后变成一具浑身长白毛的“旱枯桩”,为当地带来大旱。?

   行殡下葬亦有禁忌。在南阳民间,一忌寿终正寝与凶死葬礼混同。寿终正寝者灵堂可停放在正屋正中位置,受至爱亲朋的吊唁祭拜。而凶死、恶死、早夭、客死他乡之人的灵柩则不可安放正屋,只能在室外空地支布庐为灵堂。因为人们相信,凶死是一种命运,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二忌寡妇、孕妇、产妇参加丧葬仪式,她们只能在家料理内务。三忌再婚夫妻同葬。在南阳民众心目中,只有结发夫妻才能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再婚夫妇不能合葬。在灵柩下葬时,送葬者不得将人影投入墓穴,影之入穴等于陪葬,故忌之。“俗五月不上屋。云五月人或上屋,见影,魂便去。”(《荆楚岁时记》)在民俗心理积淀中,认为自己的影子与自己人身是同一的,都是“我”的外现,显露出自己的影子,魂魄就会失去,影子是不可以投入墓穴的。?

   参加送葬之人,从墓地归来,都带有不祥之气,需要禳祓。南阳民间之禳祓方法,乃是于门前焚稻草三堆,送葬者从火上跨过,借三堆火的力量驱除邪气,然后方可进屋,不然鬼魂会附身作祟。?
  民间在下葬的当晚有“避煞”的禁忌,因为他们认为煞神是死者亡故化成的凶神,全家都该出外躲避煞神降临时带来的灾难。“邓州之俗信巫鬼,相传人死则其魂复还,以其日测之,某日当至,则尽室出避于外,名曰避煞。命壮仆或僧守其庐,布灰于地,明日,视其迹,云受生为人,为异物矣。”(明嘉靖《南阳府志》)《南阳府志》又载,人用酒菜招待亡魂归家,但到了一定时辰,一齐鸣锣击鼓,把回家的亡魂和阴间的鬼差赶走。有些人家则在亡魂返家的这天晚上,在地上撒细灰,以验亡魂是否回家了。相传亡人属何属相,回家时在草灰上就留何迹,属狗留狗爪印,属蛇则留一条线。

   从生育的孕化始,人便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走着他的生命旅程,社会习俗和信仰经过生老病死、婚恋繁衍等多个环节,在禁忌约束力的作用下将人塑造成社会的人,甚至在人躺到墓穴之后,其名字和遗影还被包围在信仰的禁忌中,被追荐、神化和封闭、禁锢,这便是禁忌的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南阳网站建设 郑州信息网 河南网站建设 南阳商务网 河南批发网 南宁分类信息网 南阳鲜花网 郑州老博会 南阳旅游网 南阳商标注册
南阳微网站建设 南阳小程序开发 南阳婚庆礼仪网 南阳网络推广 南阳大数据营销 中国玉网 南阳律师维权网

关于我们

微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

广告服务

代理加盟

招贤纳士

支付方式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南阳市范蠡路华鑫苑  电话:0377-63205555   13663998848   E-Mail:sjwb666@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豫ICP备09016473号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295号  

本站法律顾问:罗中彬律师   河南育滨律师事务所  

分享按钮

网站管理